桃园三结义的感受
三国演义怎么写桃园结义的。桃园结义这事,影响力太大,太符合社会需求了,尽管史书上没有,也仍然保留了,但是,关羽、张飞追随刘备首先是为了荣华富贵啊,关羽、张飞互相杀全家啊,还有爬树扔鸡毛什么的乱七八糟,该删的都删了,换成了什么?黄巾起义爆发,刘备看见招兵的榜文,长叹一声,这个时候就听见身后一声大吼:大丈夫不为国出力,何故长叹。

结拜的时候,说的是同心协力,救困扶危上报国家,下安黎庶,一句没提升官发财。古代给三国演义写评语的人,也都是强调,这里的结拜,境界真高啊。毛夹批:千古盟书,第一奇语。贽眉批:发愿先已不同。渔眉批:千古盟书,有此正大否?从对桃园结义的写法,我们就可以感受到,三国演义的定位,最大的特点是什么?比起正史,它虚构的空间要大一些比起民间三国故事,它又没有那么任性,更主要的是它不会赤裸裸的表现游民阶层的欲望。

在《三国演义》的第一章,写的就是桃园结义,那时是刘、关、张三人结义,发誓要同年同月同日死。刘、关、张三人素不相识,在一次偶尔中结了义,我总以为他们三人最多相持几年也差不多,就会分开的,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。因为他们三人从桃园结义到死都未曾分离。有一句话叫做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,将的就是曹操想留住关羽这个将才,但情谊使关羽没有投降曹操,曹操见关羽如此讲义气,便放他走了。

关羽带着大儿子关兴应战敌人,却被孙权让人用计抓获。但关羽父子宁死不服,便英年早逝了。刘备和张飞知道后心中愤怒,便起兵征战东吴,可张飞因对将士不好,被范疆和张达陷害,取了首级给孙权。刘备得知后,心中十分恼火,扎营七百里,征伐孙权。可刘备最终也没听孔明的话,而病死了。刘、关、张三人就这样与世长辞了。刘备之死主要是因为他不听孔明劝告,而被敌人打败了,便身亡。

读完了《桃园三结义》这篇文章,我真的开始有点敬佩刘关张三兄弟了。大家都清楚《桃园三结义》是三国演义的开篇故事,讲述了刘关张三兄弟从相遇到相识再到相互结拜为兄弟的过程。故事当中讲述了刘备是一个落难的王族后裔,沦落到了卖草席为生的地步。而关羽、张飞均是草蜢出生,相遇刘备,三人情投意合,相互结拜为异性兄弟。

《三国演义》是四大名著之一,我为什么喜欢看《三国演义》,源于央视以前放过的一部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,在《三国演义》这部电视剧中,我对剧中的几个小故事比较喜欢,其中就包括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,我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刘备的为人,也通过这个故事得到了启发、借鉴与感悟。在《三国演义》第一集中,对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营生做了介绍,刘备是卖草鞋的,关羽是卖绿豆的,张飞是卖猪肉的。
正在刘备看招聘需求时,关羽张飞两人也来到了现场,关羽红脸长须,身材高大;张飞圆脸黑须,身材魁梧。刘备看完招聘需求,长叹一声,觉得自身条件与招聘需求不符,心想还是做我的草鞋生意算了,结果给一旁的张飞听到了,说:“朋友,为何叹气,既然看了招聘需求,为何不毛遂自荐试试看?”从张飞这句反问中可以看出张飞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,只是还没有遇到欣赏他的伯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