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人关于读书的文章,名人为读书写下了文章和名言
认知觉醒: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,今天开始进入第三节——阅读:如何让自己真正爱上阅读。经过近几年的不断调整,我已经可以读书了,虽然是仅限于读书,我依然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,所以对于本节内容我还是有所期待的,希望他能够带给我更好的支持,书籍是传承思想的最好介质,顶级的思想都能从书籍中找到,只要选书得当,就能以极低的成本找到行业里顶级的思想。

从这个角度看,读书不再是扫视白纸上黑字的重复动作,每读一本书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一次名人访谈,就是在和顶级的专家交流谈话。这种交流谈话既不用花费巨额路费,也不用考虑时间限制,更不用担心对方缺乏耐心。你随时能接触到顶级的思想,只要你愿意。还有比这更舒服的事情吗?可以说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,这是所有人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。

悬梁刺股东汉时候,有个人名叫孙敬,是著名的政治家。他年轻时勤奋好学,经常关起门,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。每天从早到晚读书,常常是废寝忘食。读书时间长,劳累了,还不休息。时间久了,疲倦得直打瞌睡。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,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。古时候,男子的头发很长。他就找一根绳子,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。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,头一低,绳子就会牵住头发,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,马上就清醒了,再继续读书学习。

战国时期,有一个人名叫苏秦,也是出名的政治家。在年轻时,由于学问不多不深,曾到好多地方做事,都不受重视。回家后,家人对他也很冷淡,瞧不起他。这对他的刺激很大。所以,他下定决心,发奋读书。他常常读书到深夜,很疲倦,常打盹,直想睡觉。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,准备一把锥子,一打瞌睡,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。这样,猛然间感到疼痛,使自己清醒起来,再坚持读书。

进门未及抖去一路风尘,便以一种惊诧的口气嚷开了:哟,你还有心思看书。诚然,读书是我的爱好,老友说此话也自有他的道理,数年前他南下广东时就曾好言劝过我:不要老是沉湎于读书,有这些精力就出去多找点钱。照他的意思是说:读书只会贻误我的前程,于家庭于自己都没多大好处的。而今老友一副红光满面的样子,不用问也知他是衣锦荣归了。而我依然如故,相形之下也自觉惭愧。
于是在惘惘然中,我不由暗自佩服老友这句“还有心思”一词用得极为绝妙;一则是我新近家遭不幸,二则我看书姿态未改,斜倚在一张苍黄的竹椅上,手捧诗书不声不响的读,老僧入定似的一动不动的看,读到精彩处,则合卷闭目沉思,一副安恬自适的样子,三是这么多年来我根本就没有多大变化,境况还没有他出走时的好。故此我说他“还有心思”用的恰如其分。